• <strike id="ouoss"><s id="ouoss"></s></strike>
    <ul id="ouoss"></ul>

    國網江蘇電力:創新鋪就新能源高承載之路

    文章來源:
    字體:
    發布時間:2025-08-20

      在新能源蓬勃發展的時代,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勇挑重擔,以創新為利刃,劈開新能源發展道路上的重重荊棘,鋪就了一條新能源高承載的“高速路”,為未來新能源的大規模接入和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礎。

    我們知道,江蘇分布式光伏發展如日中天,今年前6個月新增裝機達1580萬千瓦。面對如何用有限資源承載更多綠電的難題,國網江蘇電力將技術創新作為關鍵突破口。20245月上線的國內首個分布式光伏資源開發配置平臺,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技術,精準定位屋頂資源,科學評估電網承載力,為光伏的開發和接入提供了智能決策支持,讓每一寸資源都能得到高效利用。

    光伏接入后的穩定運行至關重要。針對有源配電網的“消化不良”問題,公司應用一系列新技術協同發力。鎮江揚中的“蜂巢配電網”,通過中低壓柔性互聯技術實現了負荷與新能源的互濟,保障了電網的穩定運行。同時,提升柔性調控能力,讓低壓分布式光伏具備“可觀可測可控可調”特性,實現對大量分布式光伏資源的靈活調節,進一步增強了電網對新能源的承載能力。

    新能源汽車的激增給配電網帶來了新的考驗。截至2024年底,充電樁數量超167萬臺,部分地區配變容量不足的瓶頸亟待突破。常州五星智慧充電站提供了創新解法,通過車棚光伏板、儲能和V2G設備的協同,突破了供電容量限制,提升了充電能力,節約了投資。這種模式在常州多個老舊小區試點取得了良好效果,有效支撐了充電樁報裝需求的增長。這些新能源領域的創新舉措,解決了當前新能源發展中的諸多難題。

    此外,為解決零散開發效率低的問題,江蘇試點“整村連片開發”新模式。徐州雙井村的成功實踐,不僅降低了配套電網投資,還大幅提高了電壓合格率,為農村地區新能源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板。在車流密集區,國網江蘇電力超前規劃配電網網架,加速普及液冷超充、新建小區充電樁“一步到位”裝表接電、存量小區“一案一策”改造等新模式,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。

    由此,我們要像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那樣,繼續以創新為動力,不斷探索前行,為構建清潔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,讓新能源的光芒照亮江蘇的每一個角落。(通訊員:鹽文 15061614949 江蘇省鹽城市解放南路189號鹽城供電公司黨建部)

    新聞爆料

    圖片精選